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正文

分析|5月出口增速转负:汽车出口延续高位,全球需求趋缓仍是挑战

2023-06-07 21:27:34澎湃新闻

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4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1.4万亿美元,增长0.3%;进口1.04万亿美元,下降6.7%;贸易顺差3594.8亿美元,扩大27.8%。

具体看5月,按美元计价,中国进出口总值5011.9亿美元,同比下降6.2%。其中,出口2835亿美元,下降7.5%;进口2176.9亿美元,下降4.5%;贸易顺差658.1亿美元,收窄16.1%。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按人民币计算,5月进出口总值进出口3.45万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出口1.95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万亿元,增长2.3%;贸易顺差4523.3亿元,收窄9.7%。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5月汽车出口延续高位

5月份,中国出口2835亿美元。在3月、4月出口分别同比高增14.8%、8.5%的背景下,5月出口增速降至-7.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澎湃新闻表示,在集中出运导致3月出口高增,以及上年4月疫情高峰带来低基数效应,推高今年4月出口同比增速后,5月这些短期因素消退,海外需求下滑带来的影响充分显现。

“事实上,4月和5月制造业PMI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收缩区间,以及近三个月韩国、越南出口额均在同比负增长,都已在不同程度上预示了5月出口会转向下行。”王青说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5月进、出口增速进一步下降,主要受内外需偏弱和去年高基数影响。全球需求趋缓仍是中国外贸出口最大挑战。

汇率影响方面,王青表示,以人民币计价,5月进、出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0.8%和2.3%,与当月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差主要源于过去一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7%。

从外需看,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下行势头对中国5月出口有明显影响。

王青表示,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8.2%,为连续10个月同比负增长,降幅较上月扩大11.7个百分点。除了上年同期出口增速基数抬高6.3个百分点带来的影响外,前期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正在对美国国内总需求形成较强抑制效应,加之近期银行业危机会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这些因素都会抑制其整体进口需求。

王青还指出,近期中国对美出口降幅明显超过美国进口整体降幅,也与美国进口更多转向西欧、北美有关,背后或反映后疫情阶段美国对高值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保持较强韧性。

类似地,同样受上年同期基数抬高、进口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5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7%,增速较上月放缓10.9个百分点。王青指出,在地缘政治冲突未解、欧洲央行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下,今年欧盟经济下滑幅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5月中国对头号贸易伙伴东盟的出口同比下降15.9%,增速较上月显著下滑20.4个百分点。背后是去年初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生效后,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促进作用明显,这导致上年同期我国对东盟出口基数大幅垫高。同时,在RCEP对贸易的促进潜力充分释放后,中国对东盟出口恢复经济基本面主导,这或是近期对东盟出口增速持续较快下行的主要原因。”王青说道。

王青还表示,5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劲升114.3%,连续三个月处于三位数高增水平,主要原因是将从欧洲等地的商品进口转向中国。

从外贸出口结构看,5月汽车出口延续高位,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塑造出口新动能。

王青指出,5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同比增长93.1%,出口量增长123.5%,延续年初以来的量价齐升势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包括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出口份额正大幅提升。与此同时,5月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也在延续较快增长势头,体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

内需、价格因素支撑进口需求

5月份,以美元计价,进口额同比下降4.5%,降幅较上月收敛3.4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

从价格因素来看,王青表示,5月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低,加之基数抬升,同比跌幅扩大。这意味着,价格因素对5月进口额同比增速起到进一步的下拉作用;当月进口额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应主要受进口量带动。

“这源于内需仍处修复通道,另一方面则因主要进口商品价格下行,带动进口成本走低,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相关商品的备货需求。”王青说道。

周茂华表示,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带动进口需求改善。上游铁矿石、原油、煤炭、天然气、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都是增加的,反映国内企业补库存需求在增加以应对国内逐步恢复的市场需求。但集成电路、汽车等机电产品和铜材进口偏弱,与全球电子相关产品的需求低迷,部分原材料商品价格维持高位等因素有关。

具体看商品价格,王青表示,5月大豆、原油、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或实现回正或降幅有所收敛。其中,大豆进口量受进口成本走低、国内炼油开工率提高以及进口清关速度加快等因素带动,同比大幅增长24.3%。

王青还表示,5月原油进口价格环比有所回升,同比跌幅较上月小幅收敛,但仍处深跌状态;或因油价仍处偏低水平带来进口成本的下降,5月原油进口量显著增加,同比增长12.3%,提振进口额同比降幅从上月的-28.5%收敛至-14.0%。

整体上看,王青表示,当前进口数据尚未能显示国内需求有明显扩张势头。

未来外贸怎么走?

展望未来,王青表示,全球及各国PMI等先行指标显示,未来一段时间海外经济下行势头会延续,预示短期内外需偏弱态势难有改观。同时,接下来三个月的上年同期出口增速基数依然偏高。

“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将持续处于负增长状态。这意味着下一步推动国内经济修复,将更多倚重消费、投资等内需发力,而外贸领域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也将进一步加码。”王青说,前期防控措施解除后,很多地方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户“请进来”,明显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加之在各类稳外贸政策扶持下,国内民企出口修复较快,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务增长势头良好,都有助于抵消海外订单不足对中国出口的拖累。

政策方面,周茂华也表示,可以降低外贸企业财务负担,提供必要融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汇兑损失,并鼓励外贸企业增加人民币跨境贸易使用。同时,鼓励外贸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支持外贸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提升外贸产品附加值。

出口方面,王青表示,6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未现明显反弹,加之去年6月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处于高位,预计6月价格因素对进口额名义增速仍有较为明显的下拉作用。同时,尽管中国经济处于修复通道意味着进口需求仍有回升的基础,加之进口成本走低会提振部分商品的进口备货需求,但短期内预计增量有限。

整体上看,王青表示,数量因素料难以完全抵消进口价格同比大幅下跌对进口额的拖累效应,预计6月进口额仍将延续同比小幅负增状态。

周茂华表示,全球需求趋缓、部分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融资渠道相对窄,全球外汇波动等均是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逆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