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正文

招生自称“长相可爱”,对于博导“做自己”应多点支持

2023-05-15 08:01:12红网公众号


(相关资料图)

5月13日,一则西北工业大学28岁女博导的招生指南在学术圈爆火,引起各方热议。只因女博导在招生指南中自我介绍到:“长相比较可爱,圆脸,显小,大致可以参考院系里给我拍的形象……”该指南经网络曝出后,不仅掀起了网友关于其招生方式的讨论,更是引起了网友对于该博导学术能力的质疑。(5月13日 澎湃新闻)

对于这一则招生信息,该博导透露出在发招生帖之前向院长请示过,这样是否可以,院长表示支持年轻人的表达方式。该博导认为可以,学校也表示支持,学生也表示喜爱,然而一些网友却不买账,更是有人对她线上抹黑,线下恶意举报。的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难免会引起人们的好奇与质疑。笔者认为,对于这种幽默的招生方式进行探讨无可厚非,但因为这种幽默的招生方式就否定该老师的学术能力,未免有点过于狭隘了。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无疑是经过多方面的共同认证的。当事人能成为一名博导,无疑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必然也有其过人之处。仅仅由于其可爱的外表以及幽默的表达方式便对其学术能力心存质疑,未免有失偏颇。其次,该博导作为一名年轻人往往更懂得年轻人的表达方式,采用年轻人所喜爱的形式,创造性地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内容更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该博导的形象更加丰富鲜明,对于学生的选择来说也更多了些指向性的标识。难道说话幽默就意味着不着调,学术水平低吗?

诚然,搞科研需要严谨的态度,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科研人员就是一个呆板的人。对于科研人员,人们往往有一种刻板印象,而当越来越多人开始个性化表达之后,就需要人们打破这种刻板印象。以往一本正经的招生指南的确能让人清楚了解到老师的风格、教育理念、招生要求。然而,仔细查看该博导的招生指南,会发现这些内容也并不缺少,只是换了一种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罢了。对于新事物,人们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在看惯了传统模式后,传统模式就逐渐固化在人们的脑海中,所以,当有人打破这一模式后,便不免受到质疑。当现实与传统不符时,就更需要大众多一些包容的态度。社会不是一成不变,也需要创新发展,正如科研一样,不正是在一次次的创新中向前发展的吗?

正如网友所评论的那样:“这种‘不正经’招生的不落俗套,能招来‘不着调’学生的不同凡响,才会产出‘不一般’成果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看惯了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与其千篇一律,不如独树一帜,这样“做自己”的招生指南才是众多大学生所喜爱的,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当代社会,敢于创新、富有想象力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对于个性化表达应多些包容与鼓励,少点批评与质疑,恶意的揣测不但会伤人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张碧月)

关键词: